English

黄帝陵:在历史与现实的交会点上

2000-04-12 来源:中华读书报 本报记者 胡秋蕾 我有话说

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载:“黄帝崩,葬桥山”。黄帝,姓公孙,名轩辕,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。黄帝陵位于陕西北部,今黄陵县境内的桥山之巅。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,列为古墓葬类第一号。鉴于黄帝陵的重要文物价值和文化意义,1990年4月,李瑞环同志在陕视察工作期间,专程到黄帝陵实地考察,并针对重新规划整修黄帝陵问题作了重要讲话。从此,整修黄陵的工程以陕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、西安建筑科技大学、省规划设计研究院等设计单位和大学为主力开展起来了。目前已基本完成一期工程,整修工作继续进行。由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,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和黄帝陵基金会编写的《祖陵圣地黄帝陵——历史、现在、未来》一书,详尽地介绍了整个工程的设计和实施状况,为未来的黄帝陵勾画了一幅设计蓝图。为了对这一意义重大的工程有更深入的了解,记者采访了本书的编者之一,整修黄帝陵工程总负责人,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周若祁教授。

记者:作为整修黄帝陵工程的负责人之一,您认为这次整修有什么历史的和现实的意义?

周若祁:这个工程的意义主要在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,增强民族感情,同时也有利于对下一代进行爱国主义教育。过去,我们长时间受极左思潮的影响,对黄陵这一祖先圣地的保护和建设有所忽视。80年代末期,李瑞环同志到陕西省视察工作时,谈到陕西作为文物大省的重要意义,强调指出,文物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,对民族感情的作用不容忽视。对文物不应该单单从“文化精品”的角度,更要从它们对民族心理和感情的巨大作用上看待其价值。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大形势下,黄帝陵的整修工程被提到议程上来了。当然,提出这一整修计划,也有很重大的现实意义。80年代末、90年代初正是“西化”思潮影响巨大的时期,“出国潮”也愈演愈烈。在这样的大背景下,对于中华民族自身文化传统的重新认识就变得十分必要。黄帝陵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,对它进行保护和修整,让它在当代焕发出光彩,更是意义重大。

记者:您能不能简单地介绍一下历代对黄帝陵的整修状况?

周若祁:从汉代以后,历朝历代都很重视对黄帝陵的保护和修缮。特别是太平盛世的时期,几乎都有大规模的祭祀和参拜。因此,黄帝陵一直没有遭到大的破坏。破坏最严重的是近一百年以来。1937年,在大敌当前的形势下,国共两党进行第二次合作之际,为了强调“团结起来,一致对外”的指导思想,两党共同祭拜了黄陵,毛泽东同志还亲笔写了祭文。解放后,50年代,海外华人陈嘉庚提出修缮黄陵,毛泽东作出批示,在国务院(当时叫政务院)的组织下对黄陵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整修。解放后,大大小小的祭祀活动一直存在着,但文化大革命中间停顿了十年。

记者:这次整修黄陵是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的呢?

周若祁:李瑞环同志在讲话中表示,一百年来中国长期处在内忧外患的不利局势之下,丧失了许多发展的机遇,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。现在正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,所有炎黄子孙都应该在民族大义的号召下,团结起来,振兴中华。修陵要的不是一个结果,重要的是修陵本身这个过程。也就是说,通过修陵来引起所有炎黄子孙的关注,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。

记者:在整修黄陵的时候不能不把周围的环境考虑进去,在《祖陵胜地黄帝陵——历史、现在、未来》一书中也提到附近的黄陵县的建设问题,那么,作为一名建筑学家,您怎么看待和处理整修和保护古建筑与发展经济之间的矛盾呢?

周若祁:在这次整修黄陵的过程中,设计组与黄陵县政府之间产生了很多矛盾。其实在解放前这里并没有一个县城,现在的黄陵县是解放后搬迁过来的。设计组认为黄陵县处在现在这个位置上,实际上是侵害了黄帝陵。其中最大的破坏是人口的增长。另外,县城新建的楼房对黄帝陵的整体气氛造成了严重的破坏,也扰乱了设计组的建设计划。针对这个问题,有关方面,包括李瑞环同志都对当地政府进行过多次批评,但是,在这样一个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时代,加上地方保护主义或是追求短期利益的心理作怪,这一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。在历史上,黄陵县所在的位置是一个很小的守陵邑,其作用单单是守卫和管理陵墓,没有独立的行政编制。设计组认为最好是把黄陵县迁走,恢复以前的状况。目前,这一想法暂时还不能实现,我们只能采取一些措施限制县城的发展。在一期工程实施的过程中,这些措施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。黄帝陵核心保护区已经完全被控制下来,陵墓及周围的环境也得到了一些改善。实际上,整修黄帝陵对周围地区经济的发展也有好处,旅游业可以成为一个重要的经济来源。地方政府在经济眼光上的短视使他们看不到这一点。不过我相信这个问题总会得到一个很好的解决的,毕竟,黄陵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。

记者:从你们的设计方案可以看出,这次对于黄陵的整修和改造规模比较大,已经不是一种单纯的“复原”,你们新设计了许多建筑,如轩辕桥、功德坛等,还加入了一些雕塑、壁画,这会不会破坏整个黄陵的文物价值,给人们造成一种“人造古董”的感觉呢?

周若祁:我认为不会有这样的问题。黄帝陵原来只是一个位于桥山之上的墓冢,古代的陵墓制度都是以山为陵的。这是整个黄陵的核心部分。从汉代开始,历代都修过轩辕庙。另外,古代祭陵必须种柏树,因此,墓冢周围的柏树都有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,也有重要的文物价值。对这部分文物,我们的原则是加强保护。在设计的过程中,有的专家提议用大理石或花岗岩重修墓冢,我们经过讨论否决了这一建议,决定保持原貌。黄帝的身份是祖先,不是帝王,而且,这样更能体现出中华民族文化精神朴实的一面。在总体设计上,我们坚持了八字方针:庄严肃穆,古朴宏伟。尽量作到不让人工的东西去压倒自然。整修工程不是要显示人工的伟大,而重在突出与自然的和谐,同时要符合黄陵本身固有的风貌和气势。人工的东西都要用来烘托和强调这一点。比如,现在的轩辕庙还是汉代修建的,面积比较小,如今已经无法满足大规模祭祀的要求,这次的整修要使它达到5000人的规模。功德坛确实是新设的建筑,之所以加上这个祭坛,是想利用它来强调陵墓本身隐藏着的一条风水轴线,也是为了烘托整个黄陵的神圣气氛,同时也体现了民族特色。

记者:《祖陵胜地黄帝陵——历史、现在、未来》一书中引用了周干峙院士的讲话,“我们必须……搞出一个……既是继承了优秀文化传统,又能反映当代中华文化造诣与成就的设计来”,您作为一个建筑学家,又是此次整修工程的总负责人之一,您认为怎样解决在建筑上结合古今文化的问题呢?

周若祁:我认为这个“古今文化”应该更多地从文化的内涵去考虑,而不重在外在的形式。我们在设计的过程中一再强调反对“朝代的风格”,也就是不与任何一个朝代挂钩,但能让观赏者很容易地就能感受到这是中华民族的东西,还要体现出历史感和沧桑感。重要的是让前来瞻仰和祭祀的炎黄子孙体会到一种强烈的文化认同,这是文化的深层含蕴,与它的表现形式无关。比如庙前广场的设计,我们采用了中国最古老的龙形——鱼龙形,整个布局追求古朴、宏伟的风格,说不出这具体是仿效哪一个朝代,但一看便知这是“中国风”。

(《祖陵圣地黄帝陵——历史、现在、未来》,中国计划出版社2000年3月第1版,定价:80.00元)

[值班总编推荐] 让每个人买得到票回得了家

[值班总编推荐] 【昔日贫困村现今的模样】彝寨不 ...

[值班总编推荐]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